教师成卫东孝老爱亲事迹

作者: 时间:2014-11-06 点击数: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卫东作为管理工程系一名普通教师,不仅工作上爱岗敬业,在生活中更是竭尽孝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

成卫东老师在工作之余经常陪伴年迈的父母。适时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了解父母的需要,陪他们散步、晒晒太阳。为了让年事已高的父母快乐地生活,他和家人对老人在吃、穿、用等方面照顾得周到细致,尽量使老人心情愉快,安享晚年。去市场买菜,总忘不了给老人买上一些时令蔬菜和水果;父母和岳母都是山西人,平常尤其喜欢吃面食,他就把大袋的面粉扛回家;天气变凉的时候,他会第一时间提醒父母添加衣服;每年冬天,总是早早地将取暖设备准备好,让父母能够暖暖和和地过冬;春天,春暖花开,气候宜人,就陪伴着父母去踏青、赏花,让父母精神上愉快,生活得开心。

每年父母的生日那一天,兄弟姐妹们一定都回来给老人拜寿,为了给老人过好生日,兄弟姐妹们总是把生日蛋糕、美食佳肴、各种水果置办得十分丰盛。父亲八十大寿时,还特意准备了一张大幅寿星图,找人书写了祝福条幅,装裱起来挂在正堂。寿宴间,觥筹交错,祝福声阵阵,十分隆重喜庆,老人喜笑颜开。

孝道贵在心中孝,贵在持之以恒。成卫东老师长期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在工作繁忙、无法陪伴在老人身边的时候,常常电话嘘寒问暖,关爱备至。每逢周末及节假日,必定带上子女回家探望老人,带上老人爱吃的食品,陪父母聊聊天,为他们做饭,打扫卫生。

相对于母亲,父亲年事更高,加之以前长期在阿坝州高原地区工作、生活,患上了肺气肿,为了给父亲治病,他带着父亲到成都等地求医问药,到处打听收集民间偏方;父亲时常忘事,他就成了父亲的保健医生,督促父亲按时吃药,定期体检;为了缓解父亲呼吸气紧的问题,他自己买来了制氧机,学着在家制氧。2011年9月,父亲因为多种老年性疾病住院卧床不起,其间,他与兄弟姐妹兄妹昼夜轮流守护老人身边,他更是床前侍奉从不懈怠。端茶送水不在话下,甚至擦身洗澡,伺候老人的起居。病重期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关注病情及治疗效果。

为了给患病的父亲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他还和把菜、肉、蛋剁碎成菜泥,把水果刮成果酱与主食一起喂给父亲。不仅如此,他还采用精神疗法,引导父亲共唱老人平时喜欢的歌曲,使其心情愉快。

由于父亲长期不能活动,大便越来越困难,他就戴上胶皮手套,趴下身子,一点一点地把积结的硬便抠出来。后来,老人又出现了喉咙里粘痰吐不出来的症状,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跑遍全城也买不到吸痰的器具,情急之下,他就自制了简易灵便的吸痰器。每当父亲喘不上气来的时候,他就把“吸痰器”的下端插到父亲的喉咙里,用力吸气吸痰,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把痰吸出来,直到父亲呼吸顺畅。为了不让卧床不起的父亲长褥疮,成卫东夫妻和家人还经常给父亲翻翻身子、按摩后背、脚踵和擦身洗脚。

2012年1月,他父亲终因年迈体弱、心肺衰竭,回天无术,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享年八十五岁。在料理了父亲的后事以后,为了缓解母亲的痛苦,尽快从痛苦中走出来,他和家人强忍失去父亲的悲伤,常常陪伴在母亲的身边,当起了母亲的心理医生,对母亲进行心理疏导,尽量不让母亲感到孤独;为了分散母亲的注意力,因工作无法分身的他就吩咐妻子带上母亲和岳母到杭州、苏州、上海等地旅游,让她们流连于山水之间,使母亲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出了痛苦。

在悉心照料好自己父母的同时,成卫东老师还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自己的老岳母。他的岳父早在1984年就因病离世,因此他和妻子对岳母付出了更多的关爱;87岁高龄的岳母眼睛不好,时常感到视野模糊,他就带着她四处求医治疗,“512”那天,正好上午到三医院治疗眼睛,中午岳母就在他家里休息,地震时,他不顾自己的安危,首先将行动不便老岳母搀扶到家中相对安全的卫生间中躲避,地震过后,又在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到楼下开阔的地方安置好,然后急忙赶回家查看自己父母的情况。老岳母有一次在下楼时不慎摔倒,他知道以后,马上和妻子一起将岳母送到医院治疗,并且每次都是他将老人从五楼背下来送到医院,回家后又毫无怨言地将老人背上五楼。今年8月,老人因突发疾病,必须入院治疗,他又承担起料理老人一日三餐的任务,为了使老人营养更全面,他想尽办法改善伙食、改变花样,使得饭菜既可口又有营养。每次吃饭时他都是首先把饭菜送到医院,等老人吃好以后自己才匆匆回家吃上两口。经过他的悉心照料,老人很快恢复了健康,顺利出院。

成卫东老师多年以来在“孝道”的路上尽管历尽艰辛,但他没有任何怨言,在他看来,只要老人心情畅快了,自己再辛苦也算不了什么。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新一环路北段6号   联系电话:0816-2202006  传真:0816-2202114 邮编:6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