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的“小”工匠——记我校优秀校友黄蕾

作者: 时间:2023-09-25 点击数:

黄蕾,我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2012届毕业生。在校期间,黄蕾成绩优异,曾代表学校参加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四川选拔赛,获得四川省高职组第四名。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扎实的专业功底,毕业后黄蕾顺利加入中物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先后在省、部、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荣获“四川省技术能手”“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成都荣誉工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努力学习 善于总结

黄蕾在正式进入单位工作时,由于车间发展和岗位需要,被分入钳工组跟着师傅从零学起。突然的“转行”并未给这个年轻好学的小伙儿带来任何不适,反而激发了他强烈的学习欲望。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黄蕾去书店把钳工相关的书买了个遍,拎着十几本沉甸甸的书回去后,业余时间逐一翻看,算是对钳工工作有了大概了解。除了跟着书本学,最重要的是跟着师傅手上练。车间的师傅们对黄蕾的评价很高:“咱们组每个师傅干活儿都有各自的风格,黄蕾这个小伙儿特别喜欢看师傅们干活,喜欢问问题”。善于观察、勤学好问,是初入职的黄蕾给师傅留下最深的印象,也让他很快摸到了钳工的门道。

黄蕾还特别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在一次院选拔赛中,黄蕾在复原一个装配体时将其装反了,赛后他才发现桌上有一支记号笔。原来,记号笔是提供给参赛者拆开后做标记用的。也就是从这看似不起眼的疏忽中,黄蕾及时反思总结经验,从那以后他时刻提醒自己拆卸前先观察、做好标记,恢复时才能做到清晰有序。常人眼中可能疏忽而过的小失误,在黄蕾那里就是值得持续完善、反思总结的宝贵经历。正是持续学习、善于观察总结,成就了黄蕾精湛的技艺,练就了他看见、整合手艺的能力。

刻苦钻研 解决难题

2020年的一天,某返修产品外壳上一个M1.6的螺钉被拧断,情况十分紧急:元器件装好了、表面处理完了,在即将交付的节骨眼上螺钉断在了底孔里,如果处理不好,只有整机报废,不但会给顾客造成经济损失,还将对单位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产品被带到车间钳工组紧急求援。常规手段用过了,不管用。怎么办?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黄蕾站了出来:“让我来试试吧”。他找来一根火柴大小的铁杆,将铁杆的一头细心刃磨出需要的形状后将其装夹在钻床上,右手控制钻床操作杆对准螺钉找好位置,左手时松时紧、探手轻盘,这个时候,时间和呼吸都近乎停滞,终于,拧断的螺钉被旋出,螺纹孔完好无损!围在一旁的师傅们都松了一口气,大家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巧”取螺钉使黄蕾“一炮而红”,成为车间公认的“大拿”,其他师傅也都改用这个便捷巧妙的办法来取螺钉。“取螺钉说起来是个小事儿,但在那么危急的情况下能想出新办法,而且还操作成功了,交付产品毫发无损,这里面的功夫深着哩”工友的一句话,道出了那个被所有匠人最看重的“手艺”在年轻的黄蕾身上的积淀。

相互交流 共同进步

旁人眼中的“绝活儿”,对于黄蕾而言,并不是技术壁垒,而是和工友们沟通互助的桥梁,更是开拓眼界思维、促进专业技能持续精进的有效途径。

无论是自己琢磨出的“绝招儿”,还是在外学习时捕捉到的“窍门儿”,黄蕾都毫不吝惜,倾囊相授。为促进车间钳工技能水平的整体提升,黄蕾作为车间钳工训练营的主要带头人之一,带动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定期开展“传绝招”交流活动,大家的技能水平有了较大提升。2021年,训练营成员在院级技能竞赛中包揽前五名,省级竞赛包揽前四名,国家级竞赛分获第二、五、八名。“他还琢磨用什么样的形式给我们讲解才更通俗易懂,有时候会特意让我们先演练,再拿出自己的诀窍儿或设计加工的实物讲解,把繁琐的步骤简化,这种方式让大家对问题解决办法接受更容易、认识更深刻”,训练营成员说道。在黄蕾看来,和工友们的交流并不是单向输出,这个过程中自己也是受益人。谈到自己扎实的基本功,黄蕾将其归功于2018年以来几乎从未间断的周末团队集中训练。

在当代,技术与科学并称,工匠的手艺不仅产生于“巧手”之中,更产生于不懈探索的精神之中。黄蕾,这个毕业于我校,充满探索精神、善于学习、持续精进的年轻人,这个大时代的“小”工匠,正在用行动践行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新一环路北段6号   联系电话:0816-2202006  传真:0816-2202114 邮编:6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