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作者: 时间:2023-09-19 点击数:

立志投身教育事业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从孩提时代就经常被人问起,你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丁永刚也不例外,小时候也经常被爸爸、妈妈和老师问起这个问题。只是,许多人的答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而丁永刚却从来不曾改变。这个答案就是“教师”。

事实上,出生于教师之家的丁永刚受父母的熏陶,从小就立下了教书育人的志向。丁永刚的父母是上个世纪60年代师范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从事教育事业,曾帮助许多贫困学子走出学业困境,并圆梦、成才。父母勤奋工作、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丁永刚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立志长大后要像父母一样,献身祖国教育事业。1981年,丁永刚考入绵阳建材校(现为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专业学习,在校学习的四年中,得到老师们的悉心教诲和精心培养。老师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也深深感动着她,这更进一步坚定了她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

提升学历 超越自我

1985年8月,丁永刚以优异成绩从绵阳建材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现为武汉理工大学)参加工作,担任实验员。进入高校工作后,她发现身边高学历人才比比皆是,就萌生了继续深造的想法。丁永刚开足马力,利用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以惊人的毅力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丁永刚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于1989年、1997年、2004年和2018年分别修完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并顺利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三尺讲台 桃李芬芳

2004年,丁永刚入职湖北大学,终于圆了自己的教师梦。为了站好三尺讲台,做到授业一丝不苟,解惑无微不至,她花费大量时间备课、磨课、上课,教学效果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她在教学工作中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常常在课间或课后和同学们交流,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考研考博秘诀以及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与感悟,鼓励同学们一路前行。近年来,丁永刚所指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10余名获得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奖,2名研究生和1名本科生获得国家奖学金,3名研究生和1名本科生发表了中英文核心期刊论文,3名研究生被评为优秀毕业研究生。此外,丁永刚还指导本科生获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省级立项4项,获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大赛二等奖1项、湖北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并指导多名学生成功考上211、985和海外名校的研究生,推荐若干名毕业生成功入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软件开发工程师、武汉市青山区科技电教馆教研员等高质量就业岗位。

专注科研 服务社会

除教书育人外,丁永刚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丁永刚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厅局级项目10余项,在《电子与信息学报》《计算机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和《Cluster Computing》等中文核心期刊和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并获得由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该成果目前陈列在湖北大学校史馆中。

在社会服务和校企合作方面,丁永刚也取得了突出成绩。2020年,以丁永刚牵头搭建的“湖北大学军民融合协同研发中心”校企合作平台正式成立,极大地推进了湖北大学产学研的结合。丁永刚利用产学研合作平台优势,亲临一线,与大型军工企业合作项目15项,在为学校创造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受到学校和企业的高度赞誉。同时,丁永刚还是中国计算机协会CCF会员,并担任了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成员、湖北省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等学术一系列兼职。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丁永刚毕生追求的教育情怀。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新一环路北段6号   联系电话:0816-2202006  传真:0816-2202114 邮编:621000